学生分享|从社区大学到斯坦福,看她如何一路升级打怪!
发布时间:2023-05-22 作者:admin
Wu同学
本科院校:美本
本科专业:认知科学、统计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标化成绩:GPA4.0/4.0 GRE332+4.0
录取院校: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硕士/人类发展与教育硕士)、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耶鲁大学(生物统计硕士/公共卫生硕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统计硕士/测量、评估与统计全奖博士)、佐治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全奖博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全奖博士)等。
社区大学
要不要去读社区大学是因人而异的
我初选择社区大学考虑了两方面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我高考之后才考虑出国留学,规划得比较晚。不同于那些早做准备的同学,我当时没有任何的语言和SAT成绩,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课外活动经历。而且我那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就选择了一条比较迂回的路线。二个原因就是钱,我在社区大学每年的学费差不多是在UC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那两年真的省了好多钱。
我其实在入学PCC (Pasadena City College) 之前对社区大学的预期很低,和很多做同样选择的人一样,我会担心社区大学的学习氛围不好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状态。但入学之后发现,如果不是有意的加入一些社交群体,可能这一两年的时间你都可以做到完全不认识任何一个人。大家都是到点去上课,下课就回家,整个学习上的安排跟在大U区别不大。
课程安排则取决于个人的选择。美国大部分的大学会要求国际生一个学期修满12个学分,社区大学也不例外,一般大家一个学期就是修个15学分(4节课)左右。社科专业转学差不多要修个60学分,理工科需要上的会多一些。如果是学理科但是又想两年之内转走的话,每学期可能需要多上几节课或者夏季学期拿课。
总的来说,我觉得花个一两年时间在社区大学还是有好处的,在正式进入大U之前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在PCC很大的收获是认识了我现在非常好的朋友,她在PCC的时候就是数学专业的。我们俩一起转到了UCLA,在她的带动下我开始上一些数学和编程课,为我后面转专业打了非常好的基础。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来说,再做选择我还是会选择社区大学,但是很多我社大入学的时候认识的同学读到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就退学了,也没有继续考虑转学的事情。所以要不要去读社区大学这件事情还是挺因人而异的。
从社区大学到UCLA
我真的选了一个很好的学校
对于加州的社区大学转UC来说,课程成绩以及文书中能体现的经历是重要的因素。课程方面就是一定要把你想转的学校和专业的先修课上够,成绩越高越好。
我觉得我转学成功的原因是我真的选了一个很好的学校(给PCC疯狂打广告!!!), PCC提供了转学需要的一切要素。了解过CC转学的人很多都知道TAG contract,大概就是满足课程和GPA要求就可以转进UCI, UCSB。但是对于想转进UCLA的同学来说,大家更应该知道另一个叫TAP contract。很多加州的CC都提供honor/scholar program,这个program里的人可以在转学的时候签TAP contract。我们学校的honor program当时有把数据披露给我们,签署TAP contract 的同学里有75%被UCLA录取,这个概率相当的大。有的学校的honor program申请非常复杂,但是PCC这一点就做的很好,要的条件都很简单,都是即使不是为了进这个program转学也需要达到的条件。我们学校的honor program是在上课的基础上做一些小的research project,这些project也在我写文书的时候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
另外,PCC的counselor非常好约,他们会针对不同的学校提供课程方面的建议。我基本每个学期都会去找他们确认一下我的课程安排,保证自己的选课能满足转学要求。
在这里找到了几件喜欢做的事情
相比于社区大学,转入UCLA后周围同学们的状态以及学校能提供的资源差异都很大。因为CC转学这个选项已经被越来越的人知道了,现在很多去CC的同学也都是目标性非常明确的,CC转学要考虑的因素就只有成绩,所以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卷GPA。来到UCLA之后,身边既有CC转学的同学又有直申的同学,大家学习不一样的专业,在不同的实验室工作,对于未来的规划和选择也都不同。此外,UCLA作为一个研究型大学真的提供了非常丰富而且好的科研机会(尤其是给life science相关专业的学生),这是社区大学提供不了的。
从社区大学转到UCLA之后,我适应得很好。从学习方面来说,我转进UCLA之后的一个学期还是半网课的状态,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也算是给了我一段时间适应环境和调整自己的状态。从生活上来说,我从PCC到UCLA生活的城市没变,我的同学朋友们也都一起转进了UCLA,我的社交群体也没有变。这就导致我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适应生活上的变化,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了。
UCLA的学习压力还是不小的。因为我们是quarter制,所以一个学期只有10周。但是大部分课程都要考两个期中考试一个期末考试,所以每三周左右就会面临一个考试。整个学期都是在复习和考试中度过的。
除了课业压力以外,还要面临着寻找科研资源的挑战。UCLA的确给本科学生提供了很多科研机会,但是本科生基数太大了,找科研对大家来说并非易事,我的每一次科研机会都是30+邮件换来的。
在UCLA的学习经历,既有挑战也有收获。我在这里还找到了几件新的我喜欢做的事情,这些新的热爱现在也帮我指向了新的目标。
专业选择
始于“功利”,陷于兴趣
首先我要说,我在高中期间是艺术生,总之跟我现在学习的专业毫无关联。上大学之后我先后学了英语,管理,传媒,经济,认知科学,统计,应用数学7个专业。我在PCC的时候是经济学专业,但就在转学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赛道上人太多了,再加上本科期间这个专业的难度过低,我很难在基数庞大的群体里被看到(事实也的确如此,我转学的时候确实没有被伯克利看到哈哈哈哈)。
所以我到了UCLA的一件事,就是查询UCLA的专业中,哪些是我感兴趣并且允许转学生转专业去学习的。在逐步缩小范围之后,我确定了心理学系认知科学这个专业。UCLA的心理学放在全美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梯队的项目,设置了非常多的实验室,本科生也被要求至少参与两个学期的研究助理/实习工作,提供了非常多的实践机会。所以我开始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非常肤浅,目的性也很强。
真的开始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是在我的一节核心专业课上。当时被要求读了一个preprint,是关于数学焦虑和视觉空间记忆能力的。我从小到大在每次数学考试前都会紧张得睡不着觉,所以这个课题让我觉得这个专业非常切实,在这个领域我真的可以研究 “我的认知”。在这之后我加入了一个研究数学认知的课题组,随着在这个组里参与的工作越来越多,我意识到设计实验也好,分析数据也好,统计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开始去上一些统计课程,学了统计专业。也是因为一直参与数学认知相关的课题,我觉得我需要一些数学背景知识,就后来又拿了应用数学专业学位。虽然一开始选择这些专业是出于非常功利的心态,但它们都非常有意思(尤其是认知科学),就一直学到现在啦。
要同时兼顾好几个专业,除了使劲学没有别的办法。我在期中期末或者事情特别多的时候,脑子里经常会有一个我需要做的事情list和我要在今天做完的事情list。我会强制自己完成二个list上的事宜,做不完就不睡觉。因为我的注意力很难快速集中,利用碎片化时间这个方法对我完全没用。有这样清晰的两个清单就其实算是变相的给需要做的事情排了优先级。今日事今日毕,毕的其实是那些我今天不得不做的事情。
硕博申请
顺畅的申请过程,圆满的录取结果
与易思伯乐的缘分要追溯一年前,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了一位学姐拿到了耶鲁生物统计的硕士offer,正好是我当时想去的项目。所以立刻通过学姐联系上了小朱老师,在签约之前我跟小朱老师沟通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她的热情积极,也特别为我考虑,由于朱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度,我选择了易思伯乐作为我的申请机构。
签约之后文书老师Ricky也加入进来,Ricky老师的文笔非常好,从开始文书内容的梳理,到后面字词句的润色都非常非常牛,甚至几个词的细微改动就让整篇文章特别不一样。
总而言之,整个申请过程非常顺畅舒心,结果当然也很圆满!朱老师从去年6月到录取之前一直在给我做心理辅导,Ricky帮我改文书材料也非常尽心尽责,让我顺顺利利就拿到了这些offer,我的申请季可以说是毫无挑战,毫无难度哈哈哈哈哈哈。但这样的结果也源于和老师们的彼此信任和默契配合,我会在我需要努力的地方不遗余力,而他们也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我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协助。
在与易思伯乐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如愿以偿拿到了众多心仪录取,包括哈佛、耶鲁、JHU的硕士offer,以及哥大等学校的全奖直博offer。我后面打算去的学校是斯坦福大学,一是斯坦福这个专业整体还是以就业为导向,如果我后面不想继续深造了,选择也可以更灵活。二是校园环境非常好,diversity也很不错,很多元化。三是有跟我方向很契合的教授,未来可能有机会去做做RA,继续研究我喜欢的东西。
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目标清晰,信念坚定,敢想敢做!
• end •